新闻动态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志存高远 勇攀高峰--随州亿丰泵业有限公司

更新日期:2021-02-10  来源于:亿丰泵业  作者:  点击次数:2365

志存高远 勇攀高峰--随州亿丰泵业有限公司
 
    从天风集团的一名下岗工人,到亿丰泵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安义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实现了一次完美蜕变。如今,这位沉稳睿智、健谈自若、幽默风趣的企业家,正在对公司产品进行提档升级,为企业谋划更好的明天,也为自己打造更完美的人生。
    1978年,年仅17岁的李安义高中毕业后,进入到随县拖车厂,当起时工。风华正茂的他第一次走进生产车间,看到旋转的车床,听到隆隆的机声,当时即被深深吸引住了。在师傅的传帮带下,李安义勤学苦练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自己购买书籍学习,当别人都下班时,他还在车间里反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安义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师傅,并且带了10多名徒弟。
   从普通员工到销售员到采购员再到厂长,李安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为行里高手。因个人业务能力突出,他被公司选派到武汉进修学习,李安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潜心研读企业管理的书籍,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他自己也不曾想到,昔日的努力为将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志可存高远,但必须脚踏实地。”李安义常说:“一个人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会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从武汉学习归来的李安义没有停止追求的脚步。1992年,由他牵头负责组建起重设备安装公司,并承担湖北省星火计划建筑塔吊开发试制。当时,公司没有一名技术员天风集团的一名总工程师用一种很不屑的语气取笑道:“小李子,你做塔吊,我看你是做飞机的。”
  “我不要集团的一名技术员,要是做不成塔吊,我围着天风集团跑三圈。”李安义信誓旦旦地说。正是凭着这份不服输的干劲,李安义每天天不亮就去车间,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才回家,连续战斗了一个月,第一台塔吊装配完毕,试制成功,一次性通过部专家检查组现场检查。
    2002年,刚四十出头的李安义准备在事业上大干一番时,天风集团改制了,李安义和其他工人一样下岗了,李安义没有像其他工友一样去上访。他思着:自己在汽车配件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认识不少销售商和采购商,能不能办个小厂,开发一些新产品?怀揣梦想,说干就干。2003年,李安义和五个下岗工人计划上一条冷弯型钢生产线。上生产线,需要4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在哪里生产?一系列问题困扰了李安义。
    “40多万,对于我们下岗工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李安义扪心自问,他没有放弃,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找亲朋好友借,李安义筹集到8万元钱,用来购买螺丝、轴承、板材等原材料,白天在临时租借的车间里面亲手制作工件,晚上趴在台灯下算数据,饿了吃一桶泡面,渴了喝些白开水,用了半年的时间,李安义亲手设计出冷弯型钢加工设备。
    “那条生产线是当时鄂西北第一条冷弯型钢生产线,一经投产,产品供不应求,刚刚有点名气,别的企业就开始模仿,我们不得不又在开发新产品上做文章。”李安义如是说。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安义看到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播报国家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搞城市绿化和大型矿工企业环卫环保,并明确指出全国矿山、城市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的消息,具有敏锐头脑的他瞅准商机,开发洒水车专用泵,市场销路一定不错。2005年,他在南郊租了2500平方米的厂房,开始生产各类专用车泵产品。企业越做越大,2010年,李安义投资3000万元,在曾都区经济开发区征地50余亩,新建3栋厂房,开始规模化生产,公司年产各类泵2万余台套,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产销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从白手起家到全国同行业产销第一,创业路上,李安义仍在攀登。“我们正在研发的水循环泵系列新产品进展顺利,目前已全面进入批量生产技术指数、性能得到威部门的认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一个企业只有持续的进行产品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前沿”李安义满怀信心。